“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物力維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日前又對堅決製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提出明確要求。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2020年10月13日下午1點,生物系教工黨支部🧑🏽🦱、築夢榜樣學生黨支部聯合沐鸣“研學致遠”開放式黨校在生物樓黨建活動室開展了“改革開放史之食全食美”線上線下主題黨日活動,活動由校“四史”宣講團成員張乂凡老師主講💇🏽♀️,沐鸣黨委書記宋麗貞出席,生物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書記陳婷老師主持。會議同步在騰訊會議上直播,全院師生黨員收看🕵🏻♂️🏋🏼。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8️⃣🪟,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四史宣講團成員張乂凡老師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圍繞飲食問題向黨員同誌們詳細講解了改革開放前後我國的飲食變化💪🏽,從改革開放前的糧票、油票🚐,到改革開放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菜籃子工程等😈,糧食產量的提高使得人民的飲食發生了從“吃不飽”到“吃的飽”的重大轉變。他指出國家經濟的發展逐漸影響了人民的飲食觀念✌🏿,在21世紀的今天👨🎨,食品安全、營養均衡、“綠色”飲食開始成為了人們的追求,希望黨員同誌們在如今“吃的好”的條件下🧝🏻,仍不要忘記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飲食發展的艱辛,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做到杜絕浪費、珍惜糧食🧑🏻🦯➡️👷🏼♀️、節約資源🧛🏽♀️。
講座後🏍,黨員進行了激烈討論。何創龍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他兒時的飲食🚌,表示如今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當代青年更應該珍惜當下,勤儉節約。孫虎嘯和胡高銓則從學生黨員的角度出發🤞🏿,從食物的品質、食物的選擇性、食物量之間的差異以及對光盤行動的誤解等方面向同學們表達了自己對光盤行動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同學們樹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飲食觀念。
最後,學生黨支部書記潘攀宣讀“光盤行動”倡議書👱🏽♂️,號召全體黨員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兩個支部的全體黨員紛紛響應號召♿,並在倡議書上簽名👷♂️。支部黨員表示,“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當有時”,雖然現在生活富足了,但作為當代青年,仍要爭做勤儉節約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樹立崇尚節約的價值理念🧑🏽🦰,在強化敬畏感中“立心、立規🏌🏻♂️、立行”。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改革開放史之食全食美”黨日活動的開展🌆,讓師生黨員從我國飲食條件變化中進一步了解了改革開放對國家帶來的深遠影響,有助於樹立起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飲食觀念,將開展“光盤行動”貫徹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讓我們從中汲取力量📉、積累經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撰稿:孫虎嘯、潘攀 圖片🛌🏻:任蓉)